打造为民服务“金招牌” 擦亮为企解忧“金名片”

发布时间:2022-05-06 14:41信息来源:调解仲裁处 浏览次数: 字体:【    】


--安徽省人社厅倾力培树金牌调解组织

 

安徽省人社厅坚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坚持“预防为主、基层为主、调解为主”的工作方针,积极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,转作风、正行风、树新风,充分发挥调解“第一道防线”作用,着力做到“五个转变”,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、解决在萌芽状态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

一、制度建设由“零敲碎打”向“系统集成”转变

省人社厅以培树金牌调解组织为抓手,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,印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指导标准,统一调解组织标识、名称、工作程序、工作职责、调解员行为规范和证书管理,以不断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调解工作规范运行,有效解决了基层调解工作流程不规范、调解文书格式不统一等问题。合肥市三孝口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进一步细化调解工作流程,将《调解员岗位职责》《调解员行为准则》等工作制度、调解文书样本、政策法规整理成三孝口街道劳动争议标准化体系建设服务流程,织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制度保障网。

二、调解员由“散兵游勇”向“专业队伍”转变

各地基层调解组织注重从人民法院在职法官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、工会工作人员、资深律师中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调解员,建设了一支政治素质高、业务能力强、工作作风好、热爱调解工作的调解员队伍,通过联合办公、联动接访、多元调处服务模式,进一步提高调解成功率。各地加大培训力度,开展分级分类业务培训交流,邀请专家、学者和基层一线同志授课,分批次对调解员进行法律法规、调解技巧等知识培训。建立省级调解员专家库和仲裁业务微信群,互通信息,交流经验,探讨案例,鼓励基层调解员在互动交流中拓宽工作视野,提高专业素养,有效提升预防化解争议的能力。

三、风险防范由“单兵作战”向“部门联动”转变

省人社厅会同省高级法院建立“总对总”诉调对接机制,实现调解过程、调解结果、案件信息网上流转。合肥市发挥人社、工会、司法、工商联等部门职能作用,探索建立多层次、立体化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,形成以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为核心,社区调解中心为基础,企业、行业、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为重要补充的三级调解工作格局,以金牌调解组织为示范,打造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调解组织网络体系。

四、调解方式由“标准菜单”向“私人定制”转变

各地加大经费投入和保障力度,破解制约调解工作的难题,部分调解组织无专门场所,混用办公场所、使用临时性场所的情况得到改善,调解工作精细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。在全省培树的第一批金牌调解组织中,有的设置“和睦小屋”,开展“背靠背”、“一对一”调解,分别做思想工作,疏导安抚当事人情绪;有的每年开展评定“星级调解员”活动,被评定星级的调解员通过“星光榜”统一向全社会公示,劳动争议当事人可通过“星光榜”挂“专家号”,“点名”选择调解员,争议调解成功率大幅度提升。

五、工作关口由“事后处置”向“事前预防”转变

省人社厅持续加强作风建设,对标省委“一改两为五做到”要求,牢固树立风险意识、底线思维,强化源头治理,坚持把法治宣传作为推进工作关口前移的重要抓手。各地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作用,以金牌调解组织为示范,着力创优营商环境,指导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措施,持续开展“百名仲裁员服务千家企业”“青年仲裁员志愿服务”“百千万法律帮扶行动”等活动,支持鼓励调解员、仲裁员开展“三送一检”(送政策、送法律、送案例和劳动用工法律体检)服务,芜湖市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组织开展“庆五一、劳动美”普法宣传,指导用人单位有效防范涉疫情劳动争议风险隐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