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程控制不放松 守口把关不留隙
——六安市多措并举提升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水平

发布时间:2021-06-07 16:28信息来源:六安市人社局 浏览次数: 字体:【    】


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涉及百姓切身利益,一直为社会所关注,为进一步规范劳动能力鉴定秩序,最大限度减少鉴定过程中的偏差,有效堵塞漏洞,六安市人社局按照国家人社部、国家卫健委、国家医保局《关于进一步规范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通知》(人社部发[2020]91号)的要求,加强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和风险防控,严格按照要求,做到政策、标准、尺度“三统一”,不断提升劳动能力鉴定质量和水平,有效维护了全市用人单位和伤、残、病职工的合法权益,取得较好社会效益。

严审鉴定受理关。在严格落实减证便民政策的前提下,用心服务广大群众,开办专门受理服务窗口,材料审核实行“谁受理谁审核”的原则,重点审核是否负荷受理条件,申请材料是否完整、真实。对不符合受理条件要求的一律不予受理鉴定,并作好耐心解释;对材料不全的,一次性告知当事人及时补正后再受理。经办机构安排专人调阅报销记录或前往医疗机构调阅原始病历,重点审核材料的真实性;对伤情未稳定要求鉴定的,进行告知说明,要求伤情稳定后再提出鉴定申请。坚决杜绝弄虚作假、营私舞弊现象的发生,维护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。

严把鉴定流程关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,成立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,负责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和非因工鉴定工作。市劳动能力鉴定医学专家库定期更新充实,专家信息对外保密,现场鉴定专家按照科别随机抽取,目前专家库人数200余位。专家组严格依照国家标准分别对每一位申请人进行独立鉴定、提出鉴定意见。鉴定意见提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议讨论、审议,最终形成鉴定结论。邀请有关监察部门对整个鉴定工作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。

严格集体评审关实施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集体评审程序。由人社、财政、卫健、总工会、公安、鉴定专家以及企业代表组成评审小组,从程序上杜绝了人为因素影响鉴定结论,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了解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平台,让劳动能力鉴定工作透明度更高,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积极采纳,及时化解用人单位、受伤职工对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误解和矛盾。对于专家鉴定意见分歧较大的,交由另一专家组进行鉴定;对疑难案例,组织专家集中会诊,依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形成专家鉴定意见;将专家意见提交鉴定委员会之前,对专家鉴定建议进行再汇总、再审核,审核组对照《劳动能力(工伤和职业病)鉴定国家标准》进行终审。鉴定工作各环节相互制约、相互留痕,确保鉴定结论更加准确、客观。

严控风险防范关。一是抓好内部控制。按照人社部的要求,从组织机构控制、业务运行控制、信息系统控制、监督管理控制、费用支出控制等多方面入手,建立健全内控管理体系。加强对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,提升劳动能力鉴定的公信力。二是防范外部风险。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,经办机构积极想措施、找办法,建立健全应急预案,确保疫情防控下工作顺利有序开展,保障申请鉴定人员的各类待遇能得到及时给付。

严守便民服务关。以“行风建设”为契机,畅通鉴定绿色通道,设置便民窗口,对外来务工人员、特殊行动不便群体,加快鉴定进度,及时组织安排鉴定。提供上门鉴定,针对部分鉴定对象丧失行动能力、无法参加现场鉴定的情况,组织鉴定专家提供上门或视频鉴定服务,让鉴定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。提供专场鉴定服务,设置工伤鉴定专场和非因工鉴定专场等,提供高效服务。同时,窗口还配备有免费打印设备、老花镜、口罩等,免费开展鉴定结论邮寄服务等,让伤病职工享受更加优质的服务。

通过采取上述五项措施,进一步提升了鉴定服务的工作质量,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。全市因对工伤鉴定结论不服,申请重新鉴定的基本控制在6‰以内,人社部抽检的非因工鉴定100%合格。

 

六安市人社局